战国时期,齐国稷下学宫里田巴正在高谈阔论,“黄帝徒有虚名,颛顼只能继承,帝喾不能兴业,尧舜禅让无能。”田巴口若悬河,把五帝诋毁一遍,他的伶牙俐齿推销自己的诡辩论,竟然在一时之间难以找到辩手杨帆配资,几个师兄弟想拨乱反正,反而被田巴驳得瞠目结舌,田巴的狂妄和荒诞,大家心里不服,却难以辩倒他,一时间稷下学宫里阴云密布。
不知何时,来了一个小孩,单薄瘦弱的身材,却走出一种信心满满的步伐来,大家正面面相觑,小孩开口道:“堂上之粪不除,郊草不芸。”其郎朗目光正凝视田巴。“乳口小儿,何意也?”田巴见小孩风度俊朗,且已习惯了成为舆论的中心,便充满敌意地问道。
“你家正房里有一滩屎,恶臭难闻,郊外天地里长满了野草,庄稼难以生长,你先干哪个?”小孩直接来到田巴面前,推出问题,直视田巴,待其回答。
“当先除去正房之屎啊!你傻呀!谁家的小屁孩,跑到这里来撒野啦!”田巴觉得小孩好幼稚,甚至不需他费神堆料去辩驳。
“郊外田里的野草呢?不长庄稼了,你吃啥?”小孩不紧不慢,似乎成竹在胸。
“除完臭屎,再去拔草啊!”田巴鼻孔朝天,很是不屑一顾。
“既知此理,何须枉逞口舌之利?”小男孩双手背后,俨然夫子教训学生一般。
展开剩余69%“何如?”田巴好像突然觉得被埋进了陷阱,不知道小孩口里能讲出什么大道理。
“凡事皆有轻重缓急,方今天下纷乱,西秦虎狼之国,对我大齐虎视眈眈,国家危亡就在目前,汝不识眼前之危,却自顾在此以空对空,谈玄论道,难道你真不知何者为先,何者为后?夫子教导言犹在耳,先入世,再入仕杨帆配资,护国家安全可肝脑涂地,忧天下苍生应枕戈待旦,此等事和汝之高谈阔论,应何者为先,何者为后?”
“汝之所言,自有道理,然汝何人也?来到学宫侃侃而谈,欺我学宫无人也?”
“嘘!嘘!嘘!”其他学子见有人辩倒田巴,趁机嘘向田巴。
“我乃齐人鲁连鲁仲连是也。虽年幼,知先后,明缓急,学兄可服?”
“服,服,服。”田巴顿觉自己似乎被膨胀迷失了神志,方才听小孩之言,顿然大悟一般。
鲁仲连遂入孟尝君府,为舍人。后田单攻狄邑和聊城,鲁仲连谋略立奇功。秦兵包围邯郸,赵平原君欲劝说赵君尊秦为帝,鲁仲连列举尊秦帝的危害,劝服平原君,解了邯郸之围。
赵王欲封官给鲁仲连,并赏赐黄金万两,鲁仲连坚辞不受。“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难、释患、解纷乱而无取也!”
好一个“无取也”!
有德才,有见识,能排难,能释患,解纷乱,却无意索取,这打了多少当今人的脸!
鲁仲连就是一个处士,一个高士,一个隐逸之士,这样的隐逸之士,要是入仕为官,是不是又打了当今多少当官人的脸。
其实,打脸吧,需要拥有高尚的品德。
隐逸之河的水会沾湿多少高士的裤脚?这里面有多少苦乐?纵观中国历史,陶渊明算是隐逸之士吧,厌弃官场,不愿同流合污,这算是清洁自身,保住了品节。饮酒自乐,却只能啜饮浊酒;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这里面有苦,难以名状的苦,但在外人看来是苦,陶渊明却能自得其乐,高尚的品德,自是无数以归隐为装潢的人难以比拟的。
谢安前半生隐逸,后半生入仕,取得了淝水之战的胜利,既有时代的需要,又有隐逸苦乐的比较。
苏轼被贬多次,多次生出隐逸的念头,然这年头多是一闪而过,他那颗为民做官的心又消灭了隐逸之念。
辛弃疾被弃用十年,十年里他想不隐逸,然而懦弱的南宋统治者逼他在赋闲的上饶写出了赋闲后无奈隐逸的自嘲。
隐逸的这条河,沾湿了无数古人的裤脚。然而隐逸的本质,是逃离社会,躲避清闲。其中的苦乐自是万般不同,但有奉献社会的大爱之心,你自会处理好隐逸河边的水。
发布于:北京市友兴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